近日,天狮集团董事长李金元作为中国保健行业领军者登榜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30强。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系列高端论坛中,李金元分享了天狮集团在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的突破与超越,畅谈了天狮第三次腾飞构想,并提出了“健康是最大的社会生产力”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
2013年是天狮18岁的生日,成年后的天狮将如何进行市场规划?如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实现第三次事业腾飞规划?李金元为《直销》记者一一作答。
转型升级围绕大健康产业进行
记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14年,素有“中国经济奥斯卡”和经济风向标之称。此次入选30强,您能谈一下个人心得和感受吗?
李金元:经济人物只是个符号,而它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让更多有实力、卓越的企业、企业家脱颖而出,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发挥作用。这次入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30强的优秀企业家们,都是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缩影,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人物,他们带领企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能够入围,是我本人的荣誉,更是大家对天狮的认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为国家多效力,对于天狮来讲,就是做好我们的大健康产业,让健康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以实现“健康护小康,小康促健康,共创富裕和谐”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记者: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系列高端论坛中,您提出了“健康是最大的社会生产力”的全新观点,请问是什么样的的经历和认知让您提出这样的观点,天狮又是如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呢?
李金元:因为我们是做健康产业的,所以非常关注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状况,来自我们全球各个市场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20%的人群身患疾病,约有75%的人群身处亚健康状态,仅有不足5%的人群身体健康。这对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方面的体系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人民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因此我认为,健康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生产力,也由此确定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健康产业。
作为一家企业,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产品和研发能力,为国家、为更多的人提供获得健康的机会和能力。在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天狮一直遵循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律,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积极适应国内外健康消费升级新变化,凭借优质绿色的健康保健产品、全球领先的健康管理与服务、高端前沿的生物医疗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天狮特色的国际化大健康产业发展之路,也成功地实现了企业转型改革与战略布局。
记者:作为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天狮将如何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良机,进行转型升级?
李金元:近期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高赢利和强辐射等特点的健康产业作为现代新兴服务业列入发展战略。天狮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开创行业先河,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比如,围绕大健康产业,天狮倡导“治未病、缓衰老、关爱环境”的健康理念以及“养体、养颜、养环境”的健康新养道,投资超过70亿元人民币,打造全球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基地和全球供应链整体布局,业务辐射全球190多个国家,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公司,并与全球众多国家的一流企业结成了战略联盟。
以“治未病”为目标,天狮投资兴建了集健康管理、综合康复、医学美容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的医疗健康管理机构——泰济生医院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加强与全球知名医疗健康科研机构的合作,面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将在深度健康体检、癌症早期筛查、免疫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靶向治疗等方面建成一个高端健康医疗管理平台。同时实现全球化的大健康电子商务平台和全球化客服体系的打造与升级,传播中华养生文化,传递健康正能量。
此外,我们还斥巨资兴建了天狮学院,并规划建设建筑规模210万平方米、“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天狮国际大学,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深耕产品练就品牌价值
记者:您因为具备转型升级的智慧并付诸行动而进入了经济年度人物30强,天狮集团在18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升级并由此获得了跨越式的成功,天狮的转型与升级的有哪些亮点?
李金元:天狮集团通过自主创新,拥有各类专利244项。还拥有中国保健品行业首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了中国第一家“保健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在产品质量上,天狮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药品和保健品GMP认证、ISO17025国际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伊斯兰教的哈拉(HALAL)认证、印尼MUI颁发的Syariah认证,部分产品还通过了欧盟产品标准、日本厚生省标准等并达到绿色环保要求,打入全球上百个国家的主流市场。
目前,天狮核心产品商标“TiENS(天狮)”“TS(时光倩影)”“DiCHO(悠家)”通过马德里国际商标组织、欧盟商标组织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权威商标认证机构,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TiENS”商标已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驰名商标认定,品牌价值超过186.65亿元,成为社会认可的健康产业民族品牌。这些数据和认证都是天狮18年来对健康事业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有力证明。
记者: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中,天狮集团已走向了海外,天狮是如何平衡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展的?
李金元:越是走出国门,就越理解爱国的深刻含义。天狮虽然是世界的,但更是中国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的养生文化做支撑,就没有今天的天狮。一方面,我们在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让天狮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始终以国际标准来要求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在面对国际环境下的企业升级与转型方面,天狮的步伐快了一些,因此又肩负着另一个责任——带领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下一步,我们要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打造国际化大品牌,以中国民营企业的角色进入世界500强。
信息化建设推动第三次事业腾飞
记者:天狮集团今年荣获了“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天狮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有怎样的心得?
李金元:天狮全球化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有力支撑,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是实现国际化运作的突破点,我们已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投资近十亿元人民币,取得宝贵经验,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根据全球业务发展的规划和分公司的全球部署情况,我们在全球多个地区分别部署了基于云的IT基础架构及应用。真正实现了业务系统基于云架构的访问模式,这种通过快速配置和发布能合理的按需使用诸如服务器、网络、存储、应用综合构成的共享资源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全球天狮分支机构应用系统访问速度和区域适用范围,有力地配合了集团业务的推广及市场优化部署。
记者:信息化将在天狮的第三次事业腾飞战略中扮演如何的角色?
李金元:天狮集团第三次事业腾飞的战略规划已经确定,推进全球电子商务平台项目的部署与发展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载体。面向不同国家区域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用户体验等要素,以规范统一的电子商务数据管理架构为基础,辅以前端模块化功能布局、多语言应用和差异化交互界面,为全球不同区域的用户带来全新的商业体验和业务发展渠道,这是天狮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原因。
随着互联网以及业务模式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和国际顶级IT软硬件供应商战略合作,结合内部自主开发出的信息化系统,我们将信息共享、业务和系统的全面整合,为天狮集团在全球的品牌建设、战略决策、持续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原动力,打造了一个天狮特有的全球化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教育事业是回馈社会最好途径
记者:近日,天狮启动了天狮国际大学规划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活动,您是怎么萌生了创办国际大学的想法?
李金元: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最好的途径是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一所高端国际化大学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从1996年开始,天狮集团共投资超过14亿元人民币建设天津天狮学院,该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院校,目前是天津唯一一所私立高等学府,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此次天狮国际大学规划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活动的启动,标志着天狮集团为推动人才化发展,助力集团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第三次事业腾飞,将现有的天狮学院升级为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产、学、研”相结合国际化大学的进程正式启动。
记者:天狮国际大学将采用何种办学模式?将如何和国际高等教育接轨?
李金元:天狮国际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国际大学,办学模式为全覆盖式的综合教育园,将涉及小学、中学、大学预科、本科、研究生等全面的教育。其中,小学招生1200人,初高中各招生1200人,大学预科招生600人,大学招生20000人(含硕士研究生25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人)。
国际化大学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其中大学学科规划以工管为主,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置7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
规划中的天狮国际化大学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实施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实施与国际知名大学学分、文凭、学位互认制度;优化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引进国际先进课程和原版教材,全部主干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授课和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学院为单位与企业、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学科专业,共建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合作人才培养、协同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学生互换与交流。
天狮国际大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国际化知识背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级创新型复合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