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到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是1月底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上。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观点:“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可能连吴晓波自己都没想到,“马桶盖”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一直持续到了一个多月后的“两会”。特别是在一个消息被证实之后:被中国游客疯抢的日本马桶盖其实是由中国杭州的工厂生产的。
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消息,难免会有一种丢了尊严的感觉。连一只马桶盖,都要漂洋过海跑去日本抢购,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对自己的制造业这么没有信心?是什么普遍让消费者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
今天,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来聊这个话题。因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从自己的观点、立场、专业等角度出发,参与了这场讨论:“中国企业需要升级”,“中国制造缺少核心技术”,“制造业陷入了创新瓶颈”,“这是制造业在为不诚信埋单”…… 吴晓波的这篇财经评论已经足够热闹到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反思。
今天,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要说通一个道理挺容易,要去真正做到却困难得多。
日本“马桶盖”,不是个案。众所周知,很多国外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出国旅游购买的纪念品,有不少的标签上印着Made in China。
国外的大企业在做品牌、做渠道、做品质、做设计,真正去创新思考,去抓住消费需求,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却只是在给他们做代工。这个事实,也不是我们到今天才看到的。
我认为,要做品牌、做创新,就相当于做长线。
它要求企业必须要付出时间,付出智慧,付出人力,付出投资。而代工则要简单的多,订单来了,成本、人工等一核算,有钱可以赚,就接单。
我们很容易指出,后一种做法目光不够长远;我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制造要在全球真正形成一股新兴力量,需要的是能静得下心来做投入的长线思维。而不少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理解,而在于能不能做到。有一种声音说,传统制造业既面临着成本增加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又受到了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冲击。我觉得,这是一种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行业完全有可能通过拥抱互联网,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而互联网的核心思维,是“用户”。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对自己的制造业没信心?”“为什么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归根结底,是中国制造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实际使用的需求,也有心理信任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比以往更容易诞生新概念、新思维。走在三生新十年,我们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已经开始。抱变化的同时,我们依然坚持长远的规划和考虑,坚持有品质、服务、品牌的保障。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