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美国学者CK Prahalad(帕沃拉德)和Gary Hamel(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第一次系统提出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从此,企业核心能力在中外管理界得到广泛传播,成为20多年来最为流行的管理新观念之一,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把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诺基亚曾经就是这样一家具有“绝对”核心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曾经持续多年是全世界最大手机公司,然而,2013年9月2日,最终被微软收购,在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时任CEO的约玛·奥利拉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近十年来,类似现象几乎成为常态,不仅仅发生在洛基亚,也发生在底特律、富士、柯尼卡、康师傅、雅芳等组织和企业身上。正如科幻小说《三体》所言,“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但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个神话轮番上演也成为常态: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摩拜单车等,都是近10年成立的企业,却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成为业内航空母舰或独角兽,如京东2017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10年翻了100倍、2017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天猫成交额达1600多亿。同样,无限极、安利、天狮等大健康产业企业,经过几十年探索发展的成熟核心竞争力——直销模式在网商、微商、区块链等营销模式冲击下,纷纷思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重新思考。
传统经典理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独特能力,它具有价值优越性、不易模仿性、业务单元共享性、不可交易性、难于替代性、异质性等特点。很显然,这个定义已经不能够适应互通、互联、共享新时代的需要。CK
Prahalad(帕沃拉德)和Gary
Hamel(哈默尔)指出,“现在很多公司依然不懂得全球竞争的取胜之道。在20世纪80年代,对高级执行官们的能力的判断依据是他们在重组、分拆上的表现,而在20世纪90年代,评判的依据则是他们识别、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正是这种核心竞争力使得公司的成长成为可能,确实,他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时过境迁20年,还有大量企业因循守旧,坚守情怀,失去了不少发展机遇。因此,传统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更强调传统产业发展中,企业基于资源观的核心能力、基于技术观的核心能力和基于销售观的核心能力,而新时代互通、互联、共享背景下,企业核心能力却更强调基于整合和协调观的核心能力、基于文化观的核心能力和基于系统观的核心能力。企业的真正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产品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等的有机结合,表面上看,其判断标准包括可感知的价值、难于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持续发展性等因素,但其唯一标准是看其能否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
对于诺基亚,用户对其最多的抱怨居然是诺基亚的手机太像手机了,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除了通话以外的其他美好生活需求。这其实正是诺基亚基于传统企业核心能力理念长久专注移动通信的结果,这种专注带来的是竞争优势,但在互通、互联、共享新时代带来的却是发展的瓶颈。而一只日本马桶盖之所以掀起中国用户的狂购,是因为它颠覆了人们的想象,不仅包括你上厕所的更好体验,甚至包括你上完厕所的健康状态——营养、血压、血糖、血脂、脉搏、心跳等数据,都能够瞬间为你提供。一个简单的产品在不断地迭代,不断突破用户想象力,实现美好体验,形成独特竞争力,这就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力。同时,在互通、互联、共享时代的企业核心能力竞争,不再表现在以大欺小、倚强凌弱,而是以快制慢、以少胜多,所以李彦宏曾经无不担心地说,百度并不怕与知名大公司竞争,却更担心被一个突然冒出的不知名的小企业所颠覆。而当前商业环境下,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支付宝、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这些从突然横空出世到迅猛红遍大江南北,你预测到了吗?这就是基于技术发展的快速应变力……
基于此,回到企业本身,重新定义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基于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提升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创造独特营销手段、构建独特组织、形成独特品牌、沉淀独特文化等立体核心能力,最终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能力至少包括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力、基于技术发展的快速应变力、基于生态发展的组织构架力、基于科学管理的人才力、基于个性品牌的文化力、等等,以及这些核心能力最终形成的合力。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也可以飞上天。这绝对不是机会主义,殊不知,飞上天的那些猪都是经历了数万次的历练,形成自己独到的核心能力,才能在众多的猪中脱颖而出、飞上天空、实现梦想!诺基亚确实没有做错什么,但却因为核心竞争力不济而错过了最佳风口。现代企业更是如此,新时代互通、互联、共享背景下,下一个风口就在眼前,你能否抓住吗?
|